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臺灣的高等教育缺乏宏觀遠見的領導人才(一)

最近(2016.01.15)臺灣有個高等教育新聞是臺大、臺師大、臺科大形成一個大學系統(或聯盟),方便三校的學生跨校選課與資源共享等,看到這則新聞實在很令人失望與生氣,因為臺大號稱(或希望成為)「世界百大」,卻帶頭做這種為了鞏固自己的國內生源,極大化因其地理位置與長期資源壟斷所產生的(不公平)優勢,而加速其他(北部以外)學校面臨招生更困難的結果,只能說臺大目前的領導階層視野太窄,眼光太淺,格局太小。既然臺大已是(或希望是)世界百大,臺大的競爭對手自然應是國際上的名校,而不是臺灣的其他學校,臺大應該著眼去吸引國外的優秀學生,提高優秀外籍生的比例,而不是跟國內其他的學校搶本國學生。

幾乎是同一時間點,我在瀏覽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學校首頁中看到一個令人驚訝的新聞(2016.01.12),史丹福恭喜二位該校學生與校友獲選至北京清華大學進修一個碩士學程,有沒有搞錯?北京清華有這麼好?我仔細閱讀才知,這是一個名叫Schwarzman Scholarships的國際獎學金學程,由美國的企業大亨Blackstone集團執行長Stephen A. Schwarzman出資在北京清華大學成立一個Schwarzman College(中譯: 蘇世民書院),是一種很特別的一年制碩士學程,該書院是獨立的學院,硬體由美國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設計,學術主攻三個領域: 公共政策、經濟與商業、國際研究,以全英語教學,師資來自全球與中國的頂尖學者,目標在訓練美國與全球的未來領袖人才,以及幫助這些優秀年輕人才認識中國,這個獎學金制度是仿效設置在英國牛津大學的Rhodes Scholarships(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獲得這個獎學金),開放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前來申請,錄取配額美國45%,中國20%,其他國家35%,每名錄取者都獲全額獎學金資助。光是看這個學程的advisory board名單就夠嚇人的,多是世界知名的領袖人物與傑出人才(西方國家的前總理或國務卿、諾貝爾獎得主、跨國集團執行長、世界名校大學校長、國際組織領袖、全球知名藝術家等),今年是成立的第一年,從全球三千多位的申請人中篩選再面試錄取111人,為第一批的Schwarzman Scholars,美國與英國被錄取者多是名校等級的(劍橋、牛津、哈佛、耶魯、史丹福、MIT、普林斯頓、芝加哥等),其中也有四位來自臺灣(當然是被冠上Taiwan, China),一位的學歷是上海交大,二位政大,一位新竹清華,但是沒有臺大,有點諷刺。

根據維基百科(英文版),Schwarzman College與Scholarships的起源是北京清華的一位前任校長顧秉林(物理學家,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經跟Schwarzman當面提出在該校成立一個培養全球學者(global scholars)的學程之想法,問他可否能幫忙,當時(2010)Schwarzman是擔任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院的advisory board(諮詢委員會)成員,(註: 臺灣的大學即使在校層級都沒有成立這樣國際化的advisory board,更不用說下至學院的層級),後來經過幾番折衝,北京清華還持續派代表前往紐約拜訪Schwarzman,但是不久之後顧校長已卸任,其行政團隊也更換, Schwarzman經過深思,願意與北京清華接任的另一位前任校長陳吉寧(環境科學家,現任環境保護部部長)繼續討論,最終定案創立這個學院與國際獎學金,這在臺灣幾乎不可能發生,臺灣目前的大學校長們多數沒有如此的世界觀與使命感,更不可能寬宏大量去執行前任者留下來的想法。更難能可貴的是,北京清華的這二位前任校長都是理工科學領域背景的,而他們大力推動促成的這個國際人才培育計畫卻是政治社會科學領域的,這在臺灣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以後再另文專談)。

在臺灣的媒體幾乎搜尋不到有關Schwarzman Scholarships的新聞,更諷刺的是這個獎學金的出資者Stephen A. Schwarzman執行長於2008年來過臺灣訪問,見過當時的蕭萬長副總統(根據總統府新聞稿)。二十年前,臺灣的大學還瞧不起大陸的大學,現在反而是大陸的大學遙遙領先臺灣的大學,臺大雖然仍是臺灣最好的大學,但跟北京清華相較之下,(全球排名)已經落後至看不到人家的車尾燈了。最近幾年臺大全球排名偶有退步,回應媒體質疑總是抱怨政府的補助不如大陸的學校,但我不知道二十年前的北京清華是否也這樣抱怨過他們的補助不如臺灣的學校。但很確定的是,如果只滿足於當臺灣的第一,那是會在全球的競爭趨勢下被邊緣化的。臺灣高等教育重要問題之一就在於缺乏遠見宏觀的領導人才。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偏遠的大學該如何生存?

以臺灣目前的情形,招生困難的問題對於地處偏遠的大學(東部、南部、離島)恐怕是很難克服的,根本之道還是在學術專業的本質上,有甚麼誘因或動機能讓學生願意到這個偏遠的地方來學習。首先,需要營造出這個學位的價值,可能至少要有名師的光環、辦學的績效、校友的口碑等,這需要大筆的投資與長時間的淬煉,炒短線不會有用的。其次,必須找出學校具備特色與競爭力的學科領域去發展,而不是盲目去發展熱門的科系,例如,如果學校位在一個除了觀光業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產業的農業地區,要去發展企管、經濟、資訊、電機、工程、生科等這類熱門或高科技領域,無異是緣木求魚,因為缺乏先天資源,難以吸引好的師資,無法與地方結合,學生畢業後更沒有就地實習、工作、或創業的機會,終究只是教育投資的浪費。反過來,偏遠地區可能有些特色,例如,原住民文化、地理景觀、地質、生態、森林、農業、海洋、漁業、觀光、藝術、人文等比較非屬熱門的領域,如果好好紮根,認真經營,很容易打出名號,吸引外地的人不遠千里而來取經或朝聖,慢慢能聚集人氣與傳播名聲,整個大學才有朝向正常發展的基礎。

偏遠的大學通常校園與附近自然環境很漂亮,但問題是,有多少人會只因為校園或風景很美而大老遠跑去念?美國的大峽谷或黃石公園都很美,假設在那邊都蓋一所大學,請問,有多少人會想去那邊念大學?用膝蓋想也知道是否定的,但是當初臺灣是哪些「天才」官員或決策主管硬是要把大學蓋在這些很美的荒郊野外之地呢?錯誤的決策比貪汙還可怕,但是既然蓋好哪麼多年了,怎麼辦?首先,交通問題與生活機能便利性必須解決,如果都做不到,一切免談。如果一個地方連搭公車都很困難,最近的民生消費娛樂中心也在十幾公里外,網路速度與手機訊號可能也不理想,在臺灣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到這樣的地方去讀書呢?

偏遠容易造成封閉,封閉則容易衍生怠惰與弊病,這是必然的,例如,師資結構上的近親繁殖、行政上的獨裁與馬屁文化、師生職工們容易養成混水摸魚的習慣,因為職員們易有「天高皇帝遠」的心態、學生缺乏競爭刺激、部分缺乏志向的年輕老師來到這種地方就好像準備等退休了等等。唯有營造開放多元的校園環境,多增加外來的學術專業文化刺激,才能減少這類的弊病。

招生不是靠宣傳,而是靠口碑,這跟餐飲業的概念很像,比如說,鼎泰豐還需要做電視廣告或其他行銷嗎?當它已經成為國際美食的一個代名詞,大家都忍不住爭先排隊要去體驗一下,重點在於他們做小籠包的那份堅持所營造出來的特色與品質,而贏得這種地位,而不是靠宣傳或包裝。偏遠大學內部再怎麼開招生會議去檢討如何招生是沒有用的,反而應該問自己,校內有甚麼樣的師資(注意:是師資素質與聲望而不是課程名稱)會吸引人家不遠千里而來就讀,如果沒有,那就等著被市場淘汰。這些學校的校級主管們如果領悟了,做些重大的改變與投資,或許還有救,反之,若還是渾渾噩噩,只會把責任推給沒有實質權力的系所主管或行政下屬而無所精進作為,恐怕沒救了。

節流(省錢)救不了經營的問題,很多餐廳經營做不出口碑或特色,為了降低成本而少開幾盞燈或減少空調使用,顧客反而更不會上門,結果通常是提早倒閉歇業,偏遠大學的主管們不妨多跟優質的餐飲業者學習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