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從阿爾卑斯山到台灣

上星期有十多位來自德國七所大學與研究機構的地質科學教授學者前來台灣,與國內的同行進行雙邊學術研討會,主題與造山運動有關。我應德方的籌辦者之邀請參與這項在台大舉行的盛會,聆聽二天的研討會報告與討論。這些德國學者都是研究歐洲阿爾卑斯山地質的專家,不遠千里來訪,主要是想實地看看台灣年輕造山運動與伴隨的地殼演化現象。從演講與報告過程中,可看出他們認為台灣與阿爾卑斯山的造山運動演化有許多類似之處,以及感受他們對新學術題材的好奇與認真,有一位波茨坦大學的教授甚至很認真地邀我明年進行共同合作研究計畫。

研討會結束後有一趟為期四天的地質實察旅行,全部行程大約涵蓋近半個台灣島,其中在東部花蓮的時間就佔近兩天,這個行程安排主要是德方要求選擇的,可見台灣東部與花蓮的地質環境確實是具有國際等級的吸引力,再次印證了我先前(以地質行銷花蓮)的主張。

下個月還有另一位美國的教授,將帶著他的博士生前來花蓮與我討論合作研究台灣造山運動的工作細節,他們過去則是研究美國阿帕拉契山地質的專家。我過去研究課題主要在中國大陸秦嶺與大別造山帶的變質岩地質,近年來因工作移居花蓮,慢慢開始做一點台灣東部的研究。讓我非常驚訝的是,過去五十年來,有關台灣造山運動演化特別是變質岩的部份,仍然有許多的科學謎題未解,已有的研究成果解析度也相當初略,而且最近二十年來變質岩石學相關的研究工作幾乎停頓,與全球學界的現況有很大的落差,這部份未來我與我的學生應該可以略盡一點棉薄之力。

看看這些歐美的大學師生與學者對台灣的地質題材產生興趣,千里迢迢來進行研究,不禁令我反思台灣的情形。畢竟,我目前服務的大學在國內只能算中後段班,而且連真正相關的(地科)系所都沒有,我的研究團隊目前像是自力更生的個體戶,不但沒有博士後或博士生,僅有的碩士生也全是文組背景半路出家的,研究經費更是相形見拙,實在不敢奢想太多。倒是很好奇,國內那些號稱「研究型」或所謂「卓越、頂尖」大學或研究機構,享有全台最優的人才、設備、經費、基礎建設等資源,但其中有多少教授或學生會對台灣以外的研究題材感到興趣進而實地前去做研究的?初步看來是非常稀少的。就視野或格局來看,台灣的「卓越、頂尖」大學仍遠不及先進國家的同儕,這方面需要廣納全球的人才前來,拋棄短視設限的思維習慣,才可能慢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