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台灣的高教文憑快速貶值

今年(2012)的畢業季節時,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數字對比,花蓮的東華大學與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在同一個周末舉行畢業典禮,新聞稿中都有提到畢業生人數。東華大學有169位完成博士學位、1769位獲得碩士學位、1684位取得學士學位。普林斯頓大學則授予351位博士、481位碩士、1230位學士學位。東華大學年產出的碩士與學士學位數量高過普林斯頓大學,這樣的統計數字反映出甚麼訊息?

在台灣有很多人還不知道東華大學在哪裡,甚至沒聽過這所大學,而普林斯頓大學是歷史悠久的全球名校(註:剛出爐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排名名列全美第一),二者的知名度、年經費、軟硬體設備、教師人才、地理位置、創校歷史等均無法相比,入學學生素質當然有天壤之別,所以無法放在同一個量級來比。但是,翻開花蓮的地方報紙徵才廣告,絕大多數的工作機會最高只需高中職即可,請問這些每年數以千計的東華大學畢業生若想留在花蓮工作可能嗎? 這些畢業生有足夠自信與台灣西部的大學畢業生競爭嗎? 有能力到國外去發展嗎? 反過來說,為什麼類似的疑問不用懷疑到普林斯頓的畢業生身上?

這邊的問題並非只在東華大學本身,其他台灣的大學多數一樣在做加速高教文憑貶值的事。但是從教育部到各大學的高階行政主管均視若無睹,幾乎很少有高階主管願(或敢)支持學術嚴格把關的最基本原則,自我要求高或堅持學術品質的教師反而被長官冷落、被同儕排斥、被學生封殺、被制度羞辱,根本很難生存,只有逐漸被反淘汰掉。粗造爛製、虛有其表、鄉愿媚俗的文化在台灣的高等教育體制內早已是主流,這樣的結果當然是台灣高教體系逐步走向自我毀滅,崩盤的時間恐怕不遠了。手中握有權力的大學行政主管,有誰在乎嗎?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大學的發展沒有捷徑

如果檢視國外一些名校大學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某些共通點,例如,創辦者與後續經營者都有辦學理念的堅持,希望聘得最傑出的師資、吸引最優秀的學生,並提供他們最佳的研究與學習的基礎建設,保持一個開放自由的學風與校園環境,但是成效通常需要至少數十年才能慢慢看出。台灣目前的幾個國立大學名校,並非真正依循類似模式發展,反而因早期的高教資源與師資集中、學校地理位置的優勢、或政治與歷史淵源因素等,造就其國內的獨尊地位或市場壟斷,但也因此造就了半封閉式的學術近親繁殖系統,難與國際接軌,始終無法吸引國外一流的人才與學生前來,自然連國人也不相信有所謂能進入世界百大的夢想。自九零年代之後大學數量膨脹,資源稀釋、生源減縮、經費分配與學術評鑑制度改變等因素,更加速國立大學之間的M型化,許多新設或改制的國立大學根本難與前述老招牌大學競爭,遂致強者越強,弱者更弱。

於是,很多奇怪的現象就開始出現了,這些後段班的國立大學幾乎少有辦學理念堅持,只求招足學生即可,各種評鑑的表面工夫能度過就好,無發展願景、無學術專業原則、無品質堅持,好像廉價的複合式餐廳經營,任何不相關的餐飲菜式都能賣也隨時都能改菜單,但沒有一樣料理可以算得上道地,這樣的店多數會提早結束營業。而為求爭取學校的知名度或曝光率,某些學校從高層學術主管到各級老師,大家積極想在媒體上搏版面,不外乎學校辦些非學術的媚俗熱鬧活動,或是大拜拜式的所謂學術研討會;學校主管們利用其行政頭銜或教授們透過熟識的媒體發表些非其專業的評論或投書,雖然用意可理解,但多是淺碟式的東西,釣名沽譽者遠多於表裡一致者,不務正業者遠多於學有專精者,說再多也無助其所屬大學的正常發展,但上樑不正下樑歪,學生可能會跟著學壞榜樣,整個校園風氣向下沉淪也就不足為奇了,惡性循環只是導致其與前段班大學的距離越拉越遠。

大學的發展沒有捷徑,需要長遠的人才與基礎建設投資、學術專業研究的深化、辦學品質的堅持、以及時間的試鍊。如果不能領悟這個道理,所有的搶短線爭曝光,都只是曇花一現,掩飾不了這些學校無法永續經營的可預期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