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臺灣高等教育品質不應該被招生問題綁架

最近幾年我在大學任教的課堂上免不了要提醒少數精神不佳的學生:「不要再睡了,否則醒過來就畢業了!」,這雖然是玩笑話,但卻反應出很真實的現況,更突顯了現今臺灣高教的窘境:招生問題已綁架了大學的辦學品質。這年頭,除了少數比較專業(例如某些理工或生醫等相關)的科系以外,多數其他科系的教授已經「不敢」把學生當掉了,除非是必修課(但必修課越來越少)。比較小的原因是,老師們擔心未來的課可能會有修課學生人數不足的問題(因為學校有設人數門檻),於是多數老師們開始鄉愿媚俗去迎合學生;比較大的問題是,學校擔心招生不足,一方面降低入學門檻,另一方面又怕學生因成績差而遭退學,早把原本的退學制度搞到名存實亡,某些大學高層主管更公開「規勸」老師們對學生不要太嚴格(盡量讓他們能順利畢業),另外,還有某些研究所在職進修學位的浮濫等問題,加總這些亂象足以解釋為何現今臺灣的高等教育文憑已經貶值到新低點。

環顧全球文明發展史,高等教育從來就不是一種義務教育或補救教育,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也不會是。換言之,不是每個人可進大學就讀,即使進了大學也不是每個大學生或研究生都能如願拿到學位。試觀臺灣的現況,有些可能只有國中程度的高中畢業生竟然能進入大學(且可能還是國立大學),更誇張還能順利畢業,這種大學文憑如同廢紙一張,這個問題的最大根源即是高等教育被招生問題綁架。教育部近來以註冊率問題來「恫嚇」某些地理位置弱勢(以致招生上吃虧)的大學,這些大學的高層主管只好摸摸鼻子再回去「恫嚇」校內某些運氣剛好比較差(帳面數字難看)的系所(註:說來話長,有些系所的經營其實又被院與校掐得死死的),教育部與大學校級主管的這類行政手段是極不公不義、不負責、且相當愚蠢的。試想,如果只是看帳面上的加減乘除數據來做決策,一個中學程度的職員即可,何需博士教授級的人來做教育部或大學的行政主管?這樣胡搞下去,其實是把大學當中小學來經營,為了求生存(去滿足教育部帳面上的要求),只會逼大學去做更多加速高教文憑貶值的蠢事,整個臺灣的高等教育會提早崩盤的。

少子化的危機其實正是臺灣高等教育走向精緻化的絕佳契機。教育部應該放手讓大學去做內部自我調整與改善,包含諸如學費調整、師生員額、經費使用、系所特色等議題都應該大幅鬆綁。積極國際化可能是挽救臺灣高等教育的一個轉折點,臺灣的高等教育之師資與設備等基礎體質上是相當好的,大體而言是仍有國際競爭力的,但是師生比則略遜於西方國家的優秀學府,臺灣的少子化趨勢反而讓大學的師生比可以接近國際名校的層次,這其實是好的趨勢,另一方面剛好也可以修正過去大學與研究生人數過度膨脹的荒謬,為何不順勢而為,化危機為轉機?。臺灣過去經歷過農業的精緻化相當成功,中小學教育也朝向小班(人數)調整,現在臺灣社會上連吃碗拉麵或喝杯咖啡都非常講求精緻或不惜成本,但為何高等教育辦學非得堅持「大鍋炒」與「低成本」的老路不行?希望教育部與大學的高層主管們能夠把臺灣高教發展的根本問題看清楚一點,想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