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虛浮與官僚的文化正在腐蝕大學的根基

不知從何時開始,虛浮與官僚的文化進入了大學校園,情況越來越嚴重。虛浮者也,例如,某些大學教師完全沒有某學術領域方面的訓練背景、實務經驗或學術著作,對內也可以指導學生做那方面的研究題目,對外還可接政府部門相關方面的計畫案,甚至擔任重要案件的審委,或者在媒體上以專家學者自居,輕者誤導大眾視聽,重者造成政府錯誤決策。大學校園有不少這樣的教授,教導出來的學生大概也會有樣學樣,結果無論是何種文憑都可能沒有該領域應有的水準,因此,文憑貶值是必然的結果,相類比之,目前社會爆出一堆食品安全的問題其實一點都不意外,虛偽的教授與黑心的商人一樣都在欺騙,一樣都在圖謀私利(或名或權)而罔顧後果。如果連最應注重內涵實質的大學都走向虛浮風氣,國家社會的基石已腐蝕了一大塊。

另一種虛浮風氣是大學也跟著社會的某些陋習走,喜歡表面化的裝闊,或者無意義的好大喜功。最代表的是拼命地辦活動,不管有沒有實質(學術研究成果)或效果(教育推廣),但只要能把場面辦得風風光光,高層長官與應邀貴賓看了高興覺得很有面子就好。於是就得做些事如:插旗子掛布條、張燈結綵擺花籃、敲鑼打鼓(發佈新聞,但焦點永遠是高級長官)、準備伴手禮或紀念品、加製工作人員的T恤或背心、動員教職員生參加撐場,感覺這跟選舉造勢沒有兩樣,耗盡人力虛擲金錢,既不環保也無意義,這是大學校園應有的文化嗎?

官僚者也,大學的行政管理體制日益走向中央集權,經費與制度各項決策權都掌握在極少數的高層主管手中,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則是越來越低,於是衍生出類似政府官僚體制的文化(官大學問大),次一級的主管得看上一級的主管臉色做事,於是下位者必須討好上位者以求生存,結果是,越能體察上意者越吃得開(馬屁文化),敢有異議者大概官位會不保。如果大學校內的所作所為必須考慮「政治正確」或處心積慮去「體察上意」,請問,這樣的大學還奢談甚麼卓越?創新?

以上所述的情形,並非所有大學都一樣,但衍生的結果通常會反應在一個大學的學術聲望與辦學績效。虛浮只是泡沫,官僚必致腐化,有這種校園文化的大學恐怕是無法永續經營下去的。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臺灣的媒體需要培養國際觀

近年來很常聽到一種反省,臺灣的人普遍缺乏國際觀,不論是哪個階層(官員、老百姓、大學生等),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我覺得最根本的是臺灣媒體非常缺乏國際觀。臺灣的媒體之向下沉淪已久,多數新聞報導的內容深度日益膚淺且民粹,視野更是跳脫不離台北,國際觀這個概念在媒體本身幾乎是不存在的,這樣的閱聽環境之下,臺灣的民眾從何能培養國際觀?

我在美國求學時,印象中史丹福大學有一個提供給現職媒體工作者訪問進修的獎學金,憑著一點記憶,在網路上很快查到它,其全名是John S. Knight Journalism Fellowships at Stanford,該獎學金自1967年開始,每年開放給來自全美以及世界各國的各類大眾傳播媒體工作者申請。以史丹福大學的全球學術聲望以及位在加州矽谷這個研發與創意的聖地,此program的功效與影響絕非一般的學位進修可比擬。由於其網站保存了自1967年至今所有的fellow名單,我好奇地瀏覽過一遍,順便做個簡單統計,只統計來自東亞幾個臺灣鄰國或地區,結果頗令人驚訝。

在這近五十年的所有錄取fellow名單中,依數量排序: 韓國19位、中國大陸16位、日本13位、菲律賓8位、香港5位、 新加坡2位、臺灣1位。臺灣唯一的一位是在1991年,而且從名字判斷該媒體人早轉型為南部地方政治人物。換言之,過去二十三年來再沒有任何臺灣媒體工作者被這個program選為fellow去進修(但不知道是無人申請或未被選上)。誠然,這個取樣未必有完全的代表性,但也可能是反映出問題的冰山一角(韓國:臺灣竟然是19:1)。

相對於東亞各國,臺灣在國際主流媒體的新聞能見度是最低者,很巧與上述的統計有相關性。國際的媒體似乎越來越不關注臺灣,臺灣的媒體本身又欠缺國際觀,難怪臺灣越來越邊緣化。缺乏國際觀的原因不需要都推給國際政治現實或國內市場需求(觀眾喜好)等,有理想有抱負的臺灣媒體人可以試著去申請看看(最新一屆2014-2015的國際申請者網路申請是2013年10月1日起至12月1日截止),到這個世界級的學術殿堂去接受創意刺激與文化洗禮,也許既能充實增廣見聞又能幫助提升臺灣。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多教育民眾地球科學常識會比花百億工程建設有效

四年前(2009年8月12日)我寫了一篇「面對天然災害,台灣更應重視地球科學的研究與教育」,大概沒有多少人看到,但其內容對照這兩天的新聞(淹水與土石流造成災害),仍然是適用。台灣島常見的自然災害諸如颱風、豪雨、淹水、土石流、山崩、落石、地震、地層下陷、海岸侵蝕等,全部都在地球科學研究與教育的範圍內。多年來政府可能花了百億經費在所謂的治水或防災工程,但很多原因,包含天然與人為的因素,會局限了這種工程(與政治)思維作法的效果。事實上,治水或防災這二個中文名詞其實有點誤導,從科學上嚴格來講,人類尚無法真正「治」水的,災害更是不可能「預防」的。所以,應該不是防災,而是避災或減災。

對地質學家而言,臺灣有這麼多地質相關的自然災害一點都不意外,因為那是必然的結果,臺灣島有幾項紀錄是世界名列前茅的: 短時間降雨量高、每年颱風數量多、地殼抬升速率快、地質侵蝕速率快、地震發生頻率高、板塊造山運動極年輕、人口密度高等,很不幸的,這些因素加總起來,足以讓臺灣永遠深受天然災害威脅。人類的力量尚無法對抗大自然,能做的只有多認識大自然循環運行的道理,盡量不要成為它在循環運行過程中的犧牲品(就算世界上沒有人類,依然會有前述的所有自然現象,災害只是對人類而言)。

在醫學上,有些疫苗打了確實可以讓人類免於某些疾病的威脅,但要身體健康長壽,還是得靠自己多注意飲食、保持運動、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樣的道理,任何政府的防災或治水工程,只像是打了幾劑昂貴(但可能未經臨床實驗證實的)的注射疫苗,並不能保證從此免於天然災害的威脅。如果政府決策者、工程單位、媒體、老百姓,能多懂一點地球科學的科學常識,例如,會留意氣象報告、知道如何閱讀科學訊息、了解土地的特性等,自然會在政府做政策決定時、工程人員做設計規劃時、媒體在取材新聞內容時、民眾在選擇居住環境等關鍵時刻,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或反應。很可惜,每次發生天然災害之後,臺灣總是淹沒在政治口水中模糊了焦點,歷史只好不斷重演。

教育民眾地球科學的常識並不需要花多少錢,中小學教育多落實一點,大學教育在通識課程去加強,再結合一些政府研究機構去做科普推廣,效果應該會大過於花百億在工程建設上,希望有人能聽得進去這個簡單的建議。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高等教育的問題出在哪裡?

昨天聯合報有關高等教育願景的專刊登了一小段我的訪談,今天上午即接到學校秘書室的關切電話,問我有沒有甚麼需要澄清的地方,我說不需要啊,但心裡想: 唉,完了,可能變成黑名單了,晚上即收到校長寄給全校教職員的一封信,很長的內容很多似乎只是欲駁斥我訪談的內容。老實講,我感覺被賞了一個大耳光。

這讓我想起了某次校內舉辦所謂座談的場景,一位老師舉手發言講不到三分鐘,立即被長官打斷,長官說你錯了,我告訴你應該是這樣才對,結果長官一講,講了近半小時,之後就沒有多少老師想舉手了。類似的場景不斷重演,之後我都不想參加任何非必要的校內會議了。

聯合報刊出只是訪談的部分剪接結果,雖然我不完全滿意他們的標題與部分用語,但我想尚可以接受,也不需要澄清甚麼,畢竟我所說的只是一些事實的陳述與意見的表達,我的原意與刊出的文意,基本上並沒有負面的意思或動機,純粹點出現況與難題,有些事情大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

高等教育的問題出在哪裡? 我想其中之一大概在於: 大學的老師們在校內被當員工看待,員工只能聽公司(老闆)的話;大學的學生們,在校內被當顧客看待,顧客永遠是對的,而員工隨時會被顧客客訴,也得常常被老闆訓話。這樣的大學會卓越嗎?這樣的大學畢業生有競爭力嗎?

我只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平凡科學家,在這個學術的沙漠(花蓮)中默默地耕耘,我對學生的付出遠比對我自己的孩子還多。我不期待得到任何掌聲,但也不希望被人隨便亂扣帽子。這個因訪談產生的美麗誤會(可能對東華大學的某些長官而言),希望到此為止,大家不需要再耗費時間在唇舌之間。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從花蓮的石頭談起 (一)

花蓮的美麗與哀愁都與石頭脫不了關係。由於地質的因素,花蓮的山脈蘊藏許多台灣西部少見的礦物與岩石,例如,閃玉(俗稱:豐田玉、台灣玉)、含薔薇輝石的岩石(俗稱:玫瑰石)、蛇紋岩、大理岩(俗稱:大理石)、含藍閃石的綠簾角閃岩或片岩(俗稱:竹葉石)等,發展出一些相關傳統產業,如採礦業與玉石藝品加工買賣等產業,也為觀光產業帶來一點邊際效益。花蓮縣政府喜歡宣傳「花蓮是石頭的故鄉」,如此說法在台灣的確也屬實。板塊運動、地質與地理的因素,型塑了各式地形地貌,使花蓮有許多山海美景,例如太魯閣峽谷、清水斷崖、七星潭海岸等。然而,同樣也因山脈裡巨大的岩石與地層衍生的地形,阻隔了花蓮的對外交通,造成長期以來建設落後、缺乏產業與工作機會,導致年輕人口外移。石頭也造成許多自然災害,例如,蘇花公路與中橫公路的落石意外造成人員的傷亡,近年來時有所聞,豪雨風災與地震造成土石流或山崩,巨大的岩塊與砂石也毀壞不少家園與生命。石頭對花蓮而言可以說是二面刃: 好的一面是帶來商機與蘊存美景,壞的一面是造成封閉落後與自然災害威脅。如何面對這個這個矛盾,還需要考驗地方與中央政府的智慧。

花蓮有很多人喜歡賞石或玩石,無論是所謂的奇石或雅石,多是從外觀的紋路或顏色去想像所謂的意境,幾十年來一直停留在憑空想像的擬人(物)化的層次,很可惜。花蓮市的幾個公共展場每年有許多與石頭相關的展覽,幾乎年年場場都大同小異,多數停留在素人層次的欣賞,幾乎沒有人進一步去了解這些石頭背後的科學成因與意義,頂多只是重覆轉載一些非專業文獻的隻字片語,通常有許多轉載並不正確。大學與中小學的教育也未能善用這些大自然賦予花蓮的地質寶藏去做教育紮根或學術發展的工作,原因之一,可能是缺乏地球(地質)科學相關的師資或單位。從地質與礦物岩石的角度而言,花蓮是全台灣最好的天然教室與實驗室,但實際上在教育與社會的觀察而言,現況實情並不能反映這個天然的優勢,但願各級教育主管單位與地方政府有決策權的人能注意到這個問題,早日有所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