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科學領域就業機會的推估: 地球科學值得投資

CareerBuilder.com的一位網路專欄作家Anthony Balderrama於今年(2008)二月發表一篇文章,名為「Top 10 Jobs in Science」,內容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資料,推估未來至2016年,科學領域工作機會的十大熱門成長專業。很有趣的是,它的結果與國人印象的熱門學科非常不同。該文中列出的十大依序為: 1. 環境科學,2. 水文科學,3. 地質科學,4. 醫學,5.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6. 大氣科學,7. 材料科學,8. 物理學,9. 天文學,10. 生物學。此排序是根據工作機會的成長百分比幅度,並非職位數量的值,也非薪資的高低,但是許多工作職務需要有研究所的學歷。值得一提的是,這十大的其中,近三分之一強的專業屬於廣義的地球科學範疇,而環境科學與地球科學更是在本質上有許多相似與相通的部份。

台灣的各級教育,一向視地球科學為非升學重要或非基本必要的冷門學科,國內設有地球科學相關系所的大學院校也少的可憐。但是看看世界各國大學能名列全球百大的名校,從前五名的哈佛、史丹福、柏克萊、劍橋、麻省理工等,到近一百名的瑞典隆德大學、德國波昂大學、澳洲雪梨大學等 (註: 依據上海交大的2008世界大學排名),很難找到幾間沒有設立地科相關系所的。無論未來往專業方向或學術方向發展,聰明有潛力的年輕學子們,在考慮選擇大學或研究所專業的時候,地球科學應該是值得投資的選項。

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莫讓美意成惡法: 教育部不應該扼殺大學獨立研究所的生存發展

現今台灣高等教育品質的確有檢討的必要,最近幾年社會各界對高教現況的質疑聲浪一波接一波,教育部為了善盡把關的責任,於今年(民國97)一月公佈了「大學校院增設調整院系所學位學程及招生名額總量發展審查作業要點」,條文內容多數符合高等教育發展應有的基本精神與理想,值得肯定。惟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限制,不僅不需要,若強制執行反讓這以美意出發的政令可能變成阻礙大學正常發展的惡法。本文所指關鍵的限制,即是在大學師資結構部分,要求單獨設研究所者(以下簡稱獨立所),其專任師資具助理教授以上資格者應有七位以上。這則辦法條文,已迫使各大學惶恐不已,開始祭出行政手段欲讓校內的獨立研究所消失。

個人認為這個教師員額限制法令並不合理。首先,這個限制會造成打壓規模較小學術領域的不公平現象,學術領域一般有分所謂big sciencesmall science,前者通常系所規模大、熱門且就業機會多、經費分配享有優勢、佔據校內行政制高點等,屬於學術的強勢族群,後者則是完全相反,系所規模小、相對冷門、教師與學生數少等、屬於學術的弱勢族群。但是就學術的競爭力或影響力,以及對社會的貢獻而言,倒很難說誰比較卓越,畢竟不能拿橘子比蘋果。平時各自努力,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但是若以教育部法令對獨立研究所強加教師員額絕對數量的限制,問題立刻就來了,因為學術強勢族群比較少有獨立所的情形,學術弱勢族群則較常見,這樣發展下去,學術弱勢族群很快就會式微,但很諷刺的是,許多學術弱勢族群反而可能是學校少數能凸顯的獨特性,如果依教育部的強制作法,未來演變到後來只有大規模者與熱門者能生存,最終各大學的科系種類都長同一個樣子,這樣的高等教育會比較好嗎? 政府制訂許多政策與經費在支持社會上的弱勢族群,但是,為何同樣的政府卻在高等教育政策上打壓學術上的弱勢族群?

再者,齊頭式的平等有害學術的自然發展,誠如前述,學術領域的規模大小不一,強以行政干預,將迫使規模小者逐漸消失,這有違大學學術多元發展的基本精神。另外,教育部很明顯忽略了學校的歷史背景、定位、轉型需求等重要因素。例如,如果在一個理工領域比較有傳統的大學,要成立一個人文領域的系所(或者相反),在教育部員額管制的政策背景之下,這個新的學術單位勢必以獨立所開始的模式比較容易,初期幾年可能只有三或四個專任教師,但是如果辦學績效不錯,十年後有可能發展成含大學部的系所合一架構,專任教師數總會慢慢成長,這之間還得經過校內政治角力、績效評比、校務發展會議討論等,但是如果教育部這個指導命令一下,則校內歷史比較悠久的優勢系所可輕易直接聯合起來封殺這個年輕的獨立所,讓其完全沒有生存發展的空間。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些規模較小的學術領域,原本就不需要收很多學生(因學術或就業市場有限),只要維持合理的生師比(教育部同一辦法中已有規範),則獨立所雖然以少於七個專任教師存在,其實並無不妥之處,為何一定要七個以上?反之,為了達到教育部的規定,不同領域的獨立所被迫整合在一起,雞兔同籠湊到七個以上,或者通通消失出局,這樣對學生受教或大學學術的多元化難道比較有幫助?

國內高等教育已經有大學評鑑機制來把關,教育部對系所教師員額訂出絕對值的規範,實為多此一舉。要評鑑一個系所的好壞應該根據學術表現與辦學績效,而非根據教師數量的規模大小。舉例而言,如果一個只有五位專老師的獨立所,但是他們能帶進來的校外研究案經費、論文發表、國際合作、學生表現等,不輸一個有十二個專老師的系所,究竟有什麼理由(除了教育部的規定以外)不讓這個獨立所繼續存在與發展呢?更何況,系所的發展歷史過程是動態的,與時空背景有關的,總不能把一個具有五十年歷史的大老系,跟一個成立不到五年的幼小所,用相同一條行政命令標準,在一個隨意指定的時間點上,來定奪他們未來能否繼續發展。

誠然,的確有少數辦學不力的學校與掛羊頭賣狗肉的獨立所必須受嚴格的把關檢驗,教育部的出發點實是良好美意,但是缺乏對學術多元本質的了解,以及對個別學校歷史傳統、現況定位、轉型需求等的深入考量,這一個齊頭式的行政規定成了阻礙大學學術自然發展的惡法,希望教育部能重新擬訂出比較妥善的辦法來。終究,仍然有許多深具特色、學術競爭力佳、辦學績效不錯、或國際連結程度高的獨立所仍然在努力爭取成長當中。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對花蓮新「東華大學」之期許

花蓮教育大學與東華大學合校的議題,在五月底的二校校務會議通過之後,合校校名維持東華大學,計畫呈報教育部與行政院核定,到八月一日的美崙校區掛牌,雖然時間上有些倉促與突兀,但總算是大勢底定。個人認為合校決策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未來政府與新大學各級各項行政措施的實行過程,能否讓正確的政策發展成期待的目標,則仍有待觀察。

個人目前對新大學有一點期望
:那就是,希望能重新微調新大學的定位與發展方向東華大學一直以研究型大學自許,這當然是很好的目標,但是目前事實與理想有很大一段的距離。這牽涉到高教政策、學校地理位置、經費來源、基礎建設、師資與學生素質等各方面複雜因素。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位居花蓮縣的東華大學想複製西部比較有名的綜合大學架構,例如台成清交政等知名學校,成功機率並不會高,勉力而為反而只會讓更多的老師把這個東華大學當做跳板,越熱門的科系,越可能是(前往台成清交政的)跳板,而招進來的學生更可能是後段的,或者不來唸或轉學比率高。反之,宜思考如何兼顧基本學術需求與具特色或競爭力發展的投資策略,例如,有些系所是大學的傳統基本核心,當然應該保有,其他學科有的在就業方面(目前)很熱門、有的學術方面很有競爭力或很國際化、有的很有地域特色、有的很符合社會主流價值(或者政治正確)、有的對社會基本需求有貢獻等等,該如何去取捨發展這些不同的系所,需要完整且前瞻的通盤考量。

最忌諱的是流於學術領域的本位
(偏見),或者校內政治角力上的多數(或行政權)決定,更糟的是拿教育部的雞毛法則當令箭依據(那何必麻煩選教授當大學校長,找個公務人員不是更稱職??)。台灣的花蓮畢竟不是美國的加州,僅管自然地理環境很相似,但是加州是北美西岸的核心通廊,全球移民集聚的重要點,那裡的大學與人才資源可以讓原本是果園農場的地方發展成矽谷;(以交通而言)花蓮卻是東亞孤島中的邊緣,我不認為有任何機會可能在花蓮成功複製出一個竹科之類的園區,或是交大清華之類的學校。但是,花蓮有很獨特的自然環境與人文,吸引國內外的人不遠千里而來探訪,如何發揮這些花蓮獨有的特殊條件,是新大學的領導階層應該(重新)去做的功課,而不是以(有權參與決策的)行政主管自己學科領域的本位觀,或者某些西部名校的傳統價值觀,強加在不符合(甚至不相容)的實際環境中。

重點在於,應該全校師生集思廣益
:如何將這個花蓮新大學的學術舞台做到國內外的學者(或學子)都想主動來這裡表演(或取經),而不是諾大的校園杵在那裡,每接近週末就是一堆教授學生都前往花蓮機場或火車站報到,那可就成蚊子大學了。

Good luck!!
花蓮的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