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面對天然災害,台灣更應重視地球科學的研究與教育

莫拉克颱風為台灣南部與東南部帶來的大淹水與土石流災害,的確是幾十年來罕見的慘況。平心而論,處處破表的單日降雨量,其實是百年少見的極端氣候,說是天災其實並不為過。誠然,一定有許多人為(特別是各級政府方面)的不夠完善,甚至疏失,未能讓災情獲得最及時的救助,相信台灣整體社會必能從此學到一些經驗與教訓。各界輿論媒體紛紛提出檢討與建議,乃至民間發揮愛心關懷與實際行動救助等,除了感同身受之外(我的家鄉在高雄),在此無須重複媒體已有或大家熟知的訊息。我想提出一般人比較不了解的是,地球科學的專業研究對防治天然災害的決策與實踐其實非常重要,在全民防災常識的養成教育中也是急需補建的一個區塊。

簡單來講,台灣島常見的天然災害諸如颱風、水災、土石流、山崩、地震、海岸侵蝕等,其實都是包含在廣義的地球科學的範圍內,可惜的是,台灣社會長期以來的升學主義與功利價值觀,在中學階段普遍認為地球科學非主要升學科目,在大學則認為非就業熱門科系,地球科學的研究與教育在台灣並沒有受到該有的重視與投資。相當諷刺的是,從地球科學的角度來看,台灣所在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與氣候環境相當特別,衍生出許多自然現象,諸如驚人的短時間降雨量、頻繁的地震與颱風、快速的地殼抬昇、山陡地狹的地形等,不僅超越了國外教科書的常見數值,各種環境條件加總起來更是埋下了天然災害必定發生的宿命,未知的只在於何時發生與情況規模而已。

防治天然災害不能光靠工程技術與政府預算,缺乏對大自然進行科學研究與長期監測,再多的預算補助或是再完美的施工技術,都可能功虧一簣。簡單舉一個例子,絕對不是每一條河流的特性都一樣的,背後的影響因素包含該特定地區與附近的地質條件、地形、地下水位、土壤、植被、氣候狀況、河道型態、當地人類的活動等等,每個因素之間可能還彼此交互影響,相當複雜,而且別忘了大自然環境會隨時間而改變。美國有USGS(地質調查總署)與NOAA(海洋暨大氣總署) ,這二個政府科研機構裡面有龐大的科學家研究人力與預算設備,為政府與民間提供地球科學與環境相關的科學資訊與教育推廣。台灣勉強相對應的有經濟部下轄的中央地質調查所(您聽過嗎?)與交通部下轄的氣象局(最近常挨罵),但其專業人力與預算規模,跟USGS及NOAA比起來,恐怕是陽春到不行,當然無法期待能發揮多少任務功能。台灣幅員不大,未必需要像美國那樣大投資養好幾個政府科研機構,但是,目前我們的政府相關機構分工過細、位階太低、彼此管轄業務又常有重疊或模糊地帶,更關鍵的是缺乏足夠專業科學研究人力與經費設備,導致經常必須把相關研究工作大量外包給大學學術機構,這樣的結果不但權責更難釐清,政府單位自己也逐漸失去了專業的判斷能力,其實是兩頭空。整合政府相關部門已有的次級單位成立一個專業科學研究總署,倒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

普通地質學或地球科學概論是大學地科相關科系常見的必修科目,只要修過一門這種基礎學科,很容易就能知道為什麼某些地方常有地震,某些地方容易淹水或土石流,哪些地方不適合居住或開發,建設工程需要考慮哪些地質環境因素等。這些地科的常識往往表面上看似很簡單,具數學或理工背景很強的人經常不屑一顧,但它的實用性很高卻常被忽略,如果上至做決策的人(如院部首長),下至老百姓住民,他們在做決策時(前者如國土規劃政策,後者如選擇居住或開發的地方),腦子裡有一點點地科相關的常識,絕對可以比完全不懂者降低至少一半的天然災害風險。在大學教育裡多注入一點這方面的投資,政府需要花的預算每年可能幾百萬即可,但效果絕不亞於投資千億在治水工程上。

亡羊補牢尚未晚,希望政府未來能更重視地球科學的研究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