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臺灣的媒體需要培養國際觀

近年來很常聽到一種反省,臺灣的人普遍缺乏國際觀,不論是哪個階層(官員、老百姓、大學生等),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我覺得最根本的是臺灣媒體非常缺乏國際觀。臺灣的媒體之向下沉淪已久,多數新聞報導的內容深度日益膚淺且民粹,視野更是跳脫不離台北,國際觀這個概念在媒體本身幾乎是不存在的,這樣的閱聽環境之下,臺灣的民眾從何能培養國際觀?

我在美國求學時,印象中史丹福大學有一個提供給現職媒體工作者訪問進修的獎學金,憑著一點記憶,在網路上很快查到它,其全名是John S. Knight Journalism Fellowships at Stanford,該獎學金自1967年開始,每年開放給來自全美以及世界各國的各類大眾傳播媒體工作者申請。以史丹福大學的全球學術聲望以及位在加州矽谷這個研發與創意的聖地,此program的功效與影響絕非一般的學位進修可比擬。由於其網站保存了自1967年至今所有的fellow名單,我好奇地瀏覽過一遍,順便做個簡單統計,只統計來自東亞幾個臺灣鄰國或地區,結果頗令人驚訝。

在這近五十年的所有錄取fellow名單中,依數量排序: 韓國19位、中國大陸16位、日本13位、菲律賓8位、香港5位、 新加坡2位、臺灣1位。臺灣唯一的一位是在1991年,而且從名字判斷該媒體人早轉型為南部地方政治人物。換言之,過去二十三年來再沒有任何臺灣媒體工作者被這個program選為fellow去進修(但不知道是無人申請或未被選上)。誠然,這個取樣未必有完全的代表性,但也可能是反映出問題的冰山一角(韓國:臺灣竟然是19:1)。

相對於東亞各國,臺灣在國際主流媒體的新聞能見度是最低者,很巧與上述的統計有相關性。國際的媒體似乎越來越不關注臺灣,臺灣的媒體本身又欠缺國際觀,難怪臺灣越來越邊緣化。缺乏國際觀的原因不需要都推給國際政治現實或國內市場需求(觀眾喜好)等,有理想有抱負的臺灣媒體人可以試著去申請看看(最新一屆2014-2015的國際申請者網路申請是2013年10月1日起至12月1日截止),到這個世界級的學術殿堂去接受創意刺激與文化洗禮,也許既能充實增廣見聞又能幫助提升臺灣。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多教育民眾地球科學常識會比花百億工程建設有效

四年前(2009年8月12日)我寫了一篇「面對天然災害,台灣更應重視地球科學的研究與教育」,大概沒有多少人看到,但其內容對照這兩天的新聞(淹水與土石流造成災害),仍然是適用。台灣島常見的自然災害諸如颱風、豪雨、淹水、土石流、山崩、落石、地震、地層下陷、海岸侵蝕等,全部都在地球科學研究與教育的範圍內。多年來政府可能花了百億經費在所謂的治水或防災工程,但很多原因,包含天然與人為的因素,會局限了這種工程(與政治)思維作法的效果。事實上,治水或防災這二個中文名詞其實有點誤導,從科學上嚴格來講,人類尚無法真正「治」水的,災害更是不可能「預防」的。所以,應該不是防災,而是避災或減災。

對地質學家而言,臺灣有這麼多地質相關的自然災害一點都不意外,因為那是必然的結果,臺灣島有幾項紀錄是世界名列前茅的: 短時間降雨量高、每年颱風數量多、地殼抬升速率快、地質侵蝕速率快、地震發生頻率高、板塊造山運動極年輕、人口密度高等,很不幸的,這些因素加總起來,足以讓臺灣永遠深受天然災害威脅。人類的力量尚無法對抗大自然,能做的只有多認識大自然循環運行的道理,盡量不要成為它在循環運行過程中的犧牲品(就算世界上沒有人類,依然會有前述的所有自然現象,災害只是對人類而言)。

在醫學上,有些疫苗打了確實可以讓人類免於某些疾病的威脅,但要身體健康長壽,還是得靠自己多注意飲食、保持運動、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樣的道理,任何政府的防災或治水工程,只像是打了幾劑昂貴(但可能未經臨床實驗證實的)的注射疫苗,並不能保證從此免於天然災害的威脅。如果政府決策者、工程單位、媒體、老百姓,能多懂一點地球科學的科學常識,例如,會留意氣象報告、知道如何閱讀科學訊息、了解土地的特性等,自然會在政府做政策決定時、工程人員做設計規劃時、媒體在取材新聞內容時、民眾在選擇居住環境等關鍵時刻,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或反應。很可惜,每次發生天然災害之後,臺灣總是淹沒在政治口水中模糊了焦點,歷史只好不斷重演。

教育民眾地球科學的常識並不需要花多少錢,中小學教育多落實一點,大學教育在通識課程去加強,再結合一些政府研究機構去做科普推廣,效果應該會大過於花百億在工程建設上,希望有人能聽得進去這個簡單的建議。